新店市位居臺北縣南端、臺北盆地東南隅,東經121.32度,北緯24.57度,因新店溪流經新店而得名,東鄰石碇鄉,西界中和市,南銜烏來鄉,北與景美、木柵為界。
新店市轄內山脈綿延,地勢南高北低屬本省北部雪山山脈分支之丘陵地帶,山巒疊起,地勢陡峻,自南邊海拔一千公尺之大桶山向北逐漸降低,以迄臺北盆地邊緣,河流源自於烏來之拳頭山南勢溪與發源於宜蘭縣坪林之北勢溪匯集成為新店溪,蜿蜒北行至淡水河入海,全長73.3公里。
土地總面積120,011.8公頃,為臺北縣十個縣轄市面積最大者;其中計畫面積佔71.84%,包括新店都市計畫2,760公頃(佔全市22.98%)、送審中的安坑地區主要計畫533.20公頃(佔全市4.44%)及臺北水源特定區計畫5,335公頃(佔全市44.41%),其餘為實施區域計畫地區3382.6公頃(佔全市28.16%)。
新店市目前行政區域共計劃分為69里、1,447鄰、114,012戶,共計293,578人口,近年因都市蓬勃發展,人口數以平均每年0.723%成長。
新店市開拓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約三百二十年,相傳當時有福建省泉州之林某等人,在通往烏來道路旁,架設小屋,經營什貨及與山胞交換物品,因未設店號,往來行旅以「新店」稱謂,日久習慣而名。
日本統治初期,行政區時有變更,此年後,行政 區大致固定。全臺劃為五州二廳以及蕃地。本市大都屬臺北州 文山都新店莊,文山郡役所設本市。
新店地名沿革
二十張: 張是犁的計算單位。清代開墾承墾之初,常以擁有的犁數為分配單位,後來「張犁」成為面積的代稱,一張犁約等於五甲地;新店地區除二十張外,另有十四張、十二張、七張等。乾隆卅八年(西元一七七三年)時,這些地方已建成村落。
木柵:在今康樂新村附近,漢人築木柵防禦三峽泰雅族大豹社之威脅。
大寮:或謂茶農在茶園附近搭寮居住,漸成聚落。
龜山:區域內有一狀似龜的山丘,故名之。
康雅崙:或謂「康仔」是一種似果仔貍的動物,在此高地可見,故名。
大粗坑:大石分佈的溪谷。
大崎腳:位在陡斜坡之下的聚落而得名。
十二分:清代此地初闢時,共同合作開墾分配土地的份數,其他如六分、十分子、十六分、四十分等地名,當為類似的情形。
頂城:城為防禦性的工事或聚落。漢人在安坑地區拓墾,面對三峽 泰雅族大豹社的威脅,先後建城,因時間先後,或所在位置 各異,而有不同地名。除頂城外,尚有下城、頭城、二城、 三城、四城、五城。
安坑:原名為「暗坑仔」,因河谷林木蓊鬱而得名,後以「暗」字不雅而改為「安」字。
甲場埔:廣興的俗稱。清代漢人與泰雅族於此衝突甚大,此地常為殺戮之地,或因而有此名。漢人在此建有防禦性的聚落,因此 也叫「城仔」。
隘寮坑:位在隘寮下方的山坑,漢人在附近山上設隘(防禦工事),以圍堵烏來泰雅族的威脅。
新店:相對於店仔街而形成的新街市,約在一八二O年代出現,反映新店南邊聚落進一層的發展。
德高嶺:原名竹篙嶺,以地產高竹而得名。
赤皮湖:此地係地勢低的窪地,因原有赤皮樹甚多,故名之。係廖鑿 等十股開墾成的。
屈尺:早期作「曲尺」或謂此地附近新店溪彎曲如一把尺故名。
公館崙:清代墾戶在此築屋舍管理墾務,故名。
內挖子:河道彎曲的地方。近安坑者為內挖子,遠者為外挖子。
大坪子:青潭溪以北的新店地區,在清代舊稱為大坪林,意指林木茂的大平地。清乾隆廿九年已形成漢人村落。
更寮崙:設有守更草寮的山丘。
視頭:視為水橋,因位在景美溪上公圳水橋之頭而得名。
青潭:清乾隆五年(西元一七四O年)郭錫來此築坡開圳時,此地因林木茂密、溪潭碧綠而得名。
小油車坑:油車及油坊,據傳蘇姓在附近建麻油坊而得名。